<cite id="rpxhp"></cite>

    <address id="rpxhp"></address>

      <noframes id="rpxhp">
      <noframes id="rpxhp">

        <form id="rpxhp"><nobr id="rpxhp"><meter id="rpxhp"></meter></nobr></form>

        媒體關注

        綻放文化自信自強的時代華彩——來自“中國文化第一展”的一線觀察

        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3-06-10 17:46:33

        WechatIMG323.jpeg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6月7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和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的賀信中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一件件文藝精品、一場場文化盛宴背后,是新時代我國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興盛,是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是中華文化正在自信自強中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


        以“文”會友,“博”覽天下。作為中國文化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有“中國文化第一展”之稱的文博會堪稱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和前沿發展趨勢的“縮影”。


        WechatIMG324.jpeg

        6月7日,第十九屆文博會在深圳開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吸引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參展,展商數量從首屆的700多家增加至3596家,參觀、參展、采購的國家和地區從10多個增加到108個……自2004年創辦以來,文博會的展會規模、觀眾數量、國際化程度、交易成果連年攀升,已成為助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從好客山東到和美新疆,從創新安徽到活力四川……文博會各地展館盡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


        粵港澳大灣區館內,數百件廣東文化產品、香港創意設計作品和澳門文創品牌匯聚一堂?;浉郯臄y手捧出精品文化碩果,向世界展示大灣區文化產業風采。


        WechatIMG325.jpeg

        6月8日,觀眾在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館內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跨越十九載的文博會,記錄著文化企業辛勤耕耘的優異成績,刻畫著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波瀾航程。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政策落實見效,文化消費需求快速釋放,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恢復明顯,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文化企業利潤實現較快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816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比2022年全年快3.1個百分點。


        7日發布的“全國文化企業30強”名單顯示,骨干文化企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守正創新、積極進取,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入選榜單的廣東省出版集團不僅打造出花城文學院大IP、面向大灣區推出《我的家在中國》系列讀本,大眾出版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改革成效明顯,還取得凈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豐收”:與5年前相比,2022年三項經營指標分別增長132%、161%和74%。


        WechatIMG326.jpeg

        6月8日,觀眾在文博會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文學院展臺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主辦地深圳因文博會催生出一大批優質文化產業項目,壯大了當地文化產業的實力。2022年,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8%,文化企業數量超過1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中華文明延續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科技+”“創意+”“旅游+”……通過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數字科技的新賦能、文旅資源的新品牌,文化中國充滿創新創造活力的百川匯流與氣象萬千在文博會上得以立體呈現。


        前一秒還在“游歷”浙江的青山、碧水、田野、海島、古村落,后一刻夾著紙香和油墨的混合香氣便撲面而來……數字化手段營造出的“交疊時空”,在文博會浙江展館1353平方米的空間中徐徐展開,觀眾在館內可以“一鏡飛越山海湖泊,一秒穿越歷代古畫”……


        WechatIMG327.jpeg

        6月8日,文博會浙江展臺為觀眾帶來“光影萬象 水墨江南”演出。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首次設置的數字中國展區面積不大但人氣超高。數字中國展區相關負責人鄭洵說,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廣上運用更多現代科技創新手段,能讓更多人跨時空、跨領域感受古今各地文化和文明的進步。


        WechatIMG328.jpeg

        6月8日,觀眾步入文博會數字中國展區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宜興紫砂、龍泉青瓷、杭繡、東陽木雕、黃楊木雕、緙絲、云錦、發繡、蘇繡、揚州漆器……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和工藝在文博會上集中亮相,眾多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新時代迸發出“亙古亙今、日新又新”的活力,展示出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匠心巧思、東方美學、民族韻味和中國智慧。


        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迄今已有1300余年歷史的“唐三彩”擺件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小巧可愛、融合唐朝仕女形象的小型擺件更加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說:“我們編寫了《唐三彩培訓課件》系列教材,開展大中小學研學實踐培訓,讓唐三彩代代傳承?!?/span>


        WechatIMG329.jpeg

        6月8日,觀眾在文博會上拍攝“唐三彩”擺件。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非遺文化、工藝美術、傳統藝術與時代元素相得益彰、大放異彩。


        “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加有活力,與時俱進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眹壹壏沁z項目莆田木雕傳承人鄭春輝說,文化傳承要把根扎進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從中汲取思想精華和文化精髓,在此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增強傳統文化的感染力,體現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WechatIMG330.jpeg

        6月8日,觀眾在文博會上欣賞莆田木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今年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300家海外展商入駐文博會“文旅消費館·一帶一路國際館”。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曾相萊說,除了海內外展商及采購商現場對接,主辦方還邀請了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名海外專業觀眾線上線下參會。


        WechatIMG331.jpeg

        6月8日,舞蹈演員在文博會“文旅消費館·一帶一路國際館”為觀眾呈現精彩表演。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不少海外參展商表示,參加文博會不僅結識了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很多顧客,也切身體會到文明交流互鑒的百花競放、美美與共。


        第五次來到文博會的韓國傳統文化產業研究所理事鄭光昊告訴記者,他們組織了10家傳統韓國文化公司參展,“文博會可以創建有效的交流橋梁,希望向中國更多地介紹韓國傳統商品和文化”。


        WechatIMG332.jpeg

        6月8日,觀眾在文博會上了解韓國的傳統商品和文化。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來自伊朗的參展商馬迪在展臺前向觀眾介紹波斯地毯、藏紅花等展品。他說,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讓他想起了東方古老的絲綢之路?!斑@是一個偉大的想法,可以讓不同文化的國家增進溝通和理解。希望中伊兩國未來繼續發展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span>


        WechatIMG333.jpeg

        6月8日,來自伊朗的參展商在第十九屆文博會伊朗展臺整理地毯。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巴西的展位上,一款酷炫的背包吸引了不少目光。這個配有LED屏的“雙眼”、名為“鋼鐵俠”的背包產品產自深圳,在南美銷售火爆。巴西中國文化交流協會中國聯絡負責人葛霄凌說,這樣的跨文化“爆款”現象在中巴文化貿易往來中屢見不鮮。


        WechatIMG334.jpeg

        6月8日,文博會巴西展位上展出的背包,這個配有LED屏的“雙眼”、名為“鋼鐵俠”的背包產自深圳,在南美銷售火爆。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或是帶著自己得意的設計、產品來中國尋找市場,或是希望把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帶回所在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海外參展商和文化展品表明,文博會正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


        “和乃生,不和不生?!敝袊缈圃簩W部委員趙汀陽在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發言時說,不同文明之間應當同時互相改善,吸收不同文明最突出的優點。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堅定文化自信,歸根結底在于鑄就文化的新輝煌、創造新的文明形態。


        文博會展館的入口處,“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橫幅引人注目。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在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上,來自各地各界的專家學者圍繞文藝創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傳播等主題各抒己見、碰撞交流。


        “百年來,中國已經逐步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我們正在創造這一現代文明的新形態?!鼻迦A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說。


        縱橫正有凌云筆,風好恰是揚帆時。


        擔負新使命,奮發新作為,眾多文化單位、文化工作者發出了舍我其誰的強音。央企華僑城集團致力于打造一流中國文化品牌??偨浝韯ⅧP喜表示,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為文化旅游行業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文化企業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做中華文明傳承者和傳播者。


        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院長高建平說:“這是一個文化大發展的時代,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增強歷史使命感,在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將歷史的寶藏變成現實的力量?!?/span>


        厚植文化沃土,奮進復興之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在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文字記者:陳凱星、肖文峰、葉前、詹奕嘉、鄧瑞璇

        視頻記者:肖思思、李恒毅、李思佳、胡拿云、白瑜、梁希之、鄧瑞璇

        海報設計:潘紅宇

        編輯:賈真、初杭、宋為偉、王浩程、郭潔宇

        統籌:周詠緡、郜新鑫

        欧美成人精品午夜免费影片,成人A级毛片高清全免费不卡视频,成人女人A级毛片免费软件,亚洲成人AV少妇无码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