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潘旭臨) 《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首發儀式11日在第36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并通過現場舉行的以“中國文化正青春”為主題的名家面對面活動,聚焦中華文脈延續數千年的“青春氣息”,助力年輕人通過閱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首發儀式現場。記者 潘旭臨 攝
當日,作為今年中國出版界首場盛會,第36屆北京圖書訂貨會拉開帷幕。北京圖書訂貨會自1987年創辦以來,現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行業影響力最強的華文圖書文化盛會之一。
《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首發儀式上的名家面對面活動現場。記者 潘旭臨 攝
據介紹,由廣東教育出版社與文軒在線共同策劃推出的《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涵蓋中國文化的美學、文學、繪畫、書法、建筑、音樂與戲劇6大領域,并專門選取了6種中國傳統色彩作為裝幀設計的主色調,各冊封面設計選取了中國各個藝術領域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彰顯傳統與青春融合的活力。
聶震寧在《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首發儀式上發言。記者 潘旭臨 攝
韜奮基金會第四屆理事長、《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主編聶震寧先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文化自信來自國民對文化的喜愛。叢書以“中國文化正青春”作為編撰主旨,體現了對年輕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照?!艾F在年輕人工作忙,時間緊,閱讀形式發生了不小變化,喜歡閱讀文字短小精煉又有豐富配圖的書籍。在《中國的繪畫》分冊封面設計上,我們做了一個《千里江山圖》的拉頁,背面還有一個中國繪畫發展脈絡的導覽圖,把西漢到近現代以來,每個時期的一些重要的繪畫展示出來,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知識譜系,易引起年輕人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知識譜系?!?/span>
聶震寧說,“我們也不希望把叢書做得很大,像以往那種50本、100本的叢書都有過,但這樣顯得體量太大。我們希望它體量小,內容精煉,充分體現青春氣息。同時,在內容方面我們將不斷聚焦中國人傳統的服飾、飲食、節日、中醫等,這些不僅包含著深厚的文化,也蘊含著豐富的青春元素?!?/span>
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平原對記者表示,今天的年輕人與二十年前的年輕人大不一樣。今天的年輕人大體上都受過高等教育,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他們知識廣泛,信息量大。當一本書能夠進入年輕人的閱讀世界,必然有一些讓他們覺得一看就很亮眼、愿意親近的內容。
陳平原稱,今天很多年輕人喜歡中國古建筑,但不管他們是打卡還是真正的游覽,一般來看,都很難了解建筑本身的語言,以及建筑本身的傳統和建筑美學?!拔易钕矚g叢書中《中國的建筑》,因為中國建筑本身的專業性會比中國文學、中國繪畫更強一點。所有的人都讀文學藝術,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關注建筑問題,而這些有形的文化載體,其實對我們尤其是年輕讀者理解和喜愛中華傳統文化是很重要的,值得出版界關注?!?/span>
一名讀者在《中國人的文化常識課》叢書首發儀式現場。記者 潘旭臨 攝
此叢書將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體現了出來,對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積極意義。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透露,未來廣東教育出版社計劃與港澳地區的出版機構合作推廣這套叢書,通過這套叢書在港澳地區的傳播,助力港澳地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將有助于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增強人文向心力。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在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中具有獨特作用,能夠向世界闡釋好、發揚好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