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印17次,銷量近20萬冊,系列作品累計碼洋3000萬,這樣的市場表現對于一本再版書來說實屬不易。2017年8月南國書香節舉行《大明王朝1566》新書首發式,優酷的獨家復播為這本書帶來了營銷契機,豆瓣評分高達9.5分,優質的內容加上了前期的市場培育,再加上一個引爆的契機。2023年,同名電視劇豆瓣評分從9.7漲到9.8分,影視劇和圖書聯動得到了應得的市場反饋。這部歷史權謀天花板級圖書是如何誕生并持續走紅的?
為什么要做這個選題
第一次接觸到《大明王朝1566》這個選題,作為影視劇謎的我對國內頂級編劇劉和平老師的作品心向往之。在湖南衛視先看過劇版,再看到這部小說作品。據了解,這部小說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另類的皇帝嘉靖數十年不上朝的執政之謎;中國歷史上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的為官之道,奸臣首輔嚴嵩集權而衰的真相。這樣的情節構思,任務塑造,在當代中國歷史小說中已然封神。尤其是對嘉靖的刻畫,敏感、多疑,深諳馭臣權術、熟于制謎游戲,黃河、長江之論足以其對中國傳統的深刻領悟。
在領導統籌的牽線和溝通之下,我與作者劉和平老師取得了聯系,溝通也十分順利。他是國家金牌編劇,被譽為“爆款國劇制造機”,史詩級巨作《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的劇作家都出自他的手筆。榮獲飛天獎、金鷹獎及白玉蘭獎等各項知名編劇大獎。他能做出這么多優秀的歷史作品,是因為從小打下扎實的史學“童子功”。
起初,《大明王朝1566》打算在央視播放,后來被湖南衛視獨家買斷,當年湖南衛視還放出消息,準備拍攝續集《大明王朝1587》,也就是著名的萬歷十五年,編劇還找劉和平。奇怪的是,這部劇在2007年播出時的反響和口播來看,在觀眾中幾乎沒有激起什么水花,有媒體只好給出“文化內涵遠重于收視率”的解釋。在一次采訪中,劉和平老師曾說:“今天是文學被邊緣化的時代,我有一個野心,率領一支文學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電視劇的地盤去,安營扎寨,開疆拓土?!笨上?007年的受眾群體,還沒有跟著主創的思想和演技一起成熟。
不同于大部分著眼點在唐朝、清朝這種矛盾戲劇性、傳奇性強的朝代,劉和平之所以選擇立足于嘉靖40年之后為背景,他認為,這個時期最能解釋中國封建時代歷史本質的真實、歷史精神的真實和歷史文化的真實。每一代人都在重新解釋歷史,從海瑞身上 正氣、正義、廉潔、自律的精神,都超越了任何體制的范疇,成為了人類永恒不滅的精神。了解了這樣的內容之后,我就已經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久我們就開始商討具體的圖書出版事宜。
是劇本小說還是原著小說?
很多觀眾以為《大明王朝1566》紙書是劇火了以后根據劇本改編出版的,其實我們拿到的書稿已經是原著小說了。這是一本看完還想再看一遍的小說。厚重的歷史,復雜的人物關系,精煉老到的筆法,徐徐鋪陳而跌宕起伏的事件,讓人在閱讀時直呼過癮。整本書可讀性非常強,最精彩的莫過于心理和對話的描寫,深深拜服作者的宏大敘事手法和微妙的細節描寫,更為書中的嘉靖、徐階、高拱、張居正、嚴嵩、呂芳、胡宗憲、海瑞等人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智慧折服,這就是作者厲害之處,作為責編接到這樣的選題覺得很幸福。再加上同名電視劇主演均為實力派演員和老戲骨,雖然電視劇播出時間有點久遠,但是原著的故事更加完整、細節,能讀到更多電視劇無法拍出來的內容,權謀較量中種種微妙細膩的心理活動,背后映射的中國千年政治里的矛盾等,人性在絕對利益里的運籌帷幄、驚心動魄,充滿權謀的處世哲學,一定要看書才能完全感受到。原著小說里有太多電視劇無法拍攝的內容,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現實內涵:一切權利的背后,都是中國政治文明中,幾千年來無法調和的矛盾。作者方還授權中文在線運營微信讀書,閱讀人數超過56萬人次,被3.8萬人評為“神作”。
經社內初步論證,我們一致認為這個選題十分有價值,值得好好策劃出版。我開始一邊向社里提報選題,一邊審核校對稿件。在與作者確定合作意向后,并得知優酷平臺即將獨家復播的消息后,為了不錯過營銷的關鍵節點,我集中精力做這本書。
在思考圖書封面時,我發現《大明王朝1566》劇版海報上的大明王朝粗獷有力,瀟灑勁道,富有記憶點,一看就是精心設計過的書法字體。經過再三考慮以及與作者和設計的溝通,我們決定以明黃色為封面主色調,以明代官員朝服花紋為裝飾。封面設計分別從前端書稿、中端設計、末端讀者三個角度充分考慮。封面采用了靚麗且能體現書文內容的明黃色,配以高明度、高對比的紅色調和藍色調,在視覺上先給予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圖案則選擇了龍紋作為暗紋裝飾,主圖配官服上的海水江崖紋,圖案一亮一暗,形成鮮明的對比,拉開層次。在印刷用紙上,選用了特種紙印刷、燙金等工藝,在視覺和觸感上給人以高端、大氣的品質感。整個封面大氣輝煌且富有底蘊,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構圖、排版布局更是相得益彰,把書的精髓充分展現出來。
在圖書開本的選擇上,由于小說字數比較多,90多萬字,分上下兩冊,我們最后定了16開本,更加厚重大氣,市場上鋪開視覺效果更佳。雖說這本書只有兩冊,相比于動輒十幾冊的歷史小說算是輕薄的,但厚重的內容帶來的閱讀感受的震撼,絕不亞于讀過所有歷史小說的總和。
優秀的圖書經得起時光和市場的驗證
在幾乎所有不看好影視市場的如今,行業的洗牌和“去泡沫化”帶來了新的機遇,書影聯動仍有市場。小說《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很嚴肅的文學作品,敘述方式很高級,一般習慣了閱讀快節奏小說的讀者可能讀起來會感覺有些障礙,而正是這種“障礙”制造了閱讀的“陌生化“效果,讓小說讀起來回味無窮。令人慶幸的是,在這本書2016上市之后,作為評判者的觀眾和讀者,在后來的時光里,用評分、口碑和銷量給這部厚重的作品一個公正的評價。
國產歷史劇巔峰之作《大明王朝1566》沉寂十年后,掀起一股正劇風潮。2017年2月13日在優酷上線重播至2017年3月的數據來看,優酷獨家播放量超過8500萬,網絡各大知名媒體傳播百余次。該劇由張黎執導,劉和平編劇,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閆妮等一眾知名實力派演員出演,在畫面、劇情、演技、思想深度等方面都是國產劇的典范作品。
此番復播,《大明王朝1566》不僅擁有忠實的“歷史劇粉”,還吸引了一大批年輕觀眾。年輕粉絲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一步傳播該劇,讓歷史正劇“煥發新生”。B站博主有趣的鬼畜剪輯,臺詞混剪,名場面解讀等短視頻播放量近千萬。
在營銷上,出版社沒有僅僅從文學性、影視創作的專業角度著手,而是充分利用電視劇話題,在南國書香節首發式上邀請謝有順與劉和平對談,現場話題涉及電視劇和劇本創作,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央視、文藝報、南方周末、文匯報、搜狐等多家權威媒體也爭相對劉和平老師進行專訪,在媒體報道上掀起第一輪熱潮。在江西南昌、九江等地舉辦新書簽售活動期間,現場座無虛席,這些推廣活動都為《大明王朝1566》日后的銷售熱潮打下重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現場活動嘉賓精彩的碰撞為日后微信公眾號、媒體報道、新媒體渠道推廣提供了絕佳的素材。
隨著影視劇口碑的逐步提升以及營銷資源的投放開始生效,《大明王朝1566》小說在各大網店及實體店的銷量開始呈現上升趨勢,多次登上當當網、文軒網、博庫網歷史類小說榜單前列。從2016上市到2023年,開卷銷售量超過17萬冊,加印17次。在各渠道中排名全國歷史小說類前列,小說類排名第478位;中國歷史傳記類排名第12位。
近兩年新媒體渠道的嘗試和思考
2020年,我從圖書編輯轉型做營銷編輯,從內容生產跨度到為圖書營銷、銷售賦能,更多角度地針對這本書做新媒體營銷方面的探索。除了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還在新周刊、“洞見”“國館”“書單來了”“正和島”“大浪淘沙”“慈懷讀書會”“書香玲瓏”“春秋小話”“呆小萌的雜貨鋪”等公眾號上發布推文,閱讀量高達100萬+。以2022年“書單來了”推文帶貨為例,兩周內銷售轉化了1300冊+,新媒體的傳播力度得到充分顯現。
除此之外,出版社還利用小紅書種草筆記、抖音直播短視頻、視頻號直播帶貨等多重形式推廣,在新興的銷售平臺,精準的人群定位和口碑效應讓這套書更加生機盎然。小紅書平臺不乏從對提升女性格局的角度推薦這部劇和書。2022年5月在樊登讀書直播的大力幫助下,隔天張若昀在微博曬書的合力作用下帶動接下來幾個月的銷售高峰期,花城社充分利用流量大V和明星帶來的話題效應,借勢營銷,將這本書的銷量推到新的高度,并且呈滾雪球的態勢。
這本書還先后上了東方甄選抖音圖書號,公眾號書單來了、國館,視頻號“官子電影”,“趙健的讀書日記”視頻號直播也即將帶貨《劉和平作品集(精裝典藏本)》。2023年,《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豆瓣評分又漲了,高達9.8分,同名小說9.5分穩居同類小說第一。
2023年7、8月與抖音影視、歷史小說、讀書等垂類40位達人建聯帶貨曝光,吳主任、東方甄選、琴姐日記、歷史局內人、聰哥侃歷史、Osaka、耀聽久、中圖網、小暖讀書、白日夢想家、小朵讀書、書香滿屋、眉的說、歷史正能量、看見好書等抖音達人以圖文短視頻或真人出鏡短視頻帶貨。但是由于這本書上市之后控價不力,抖音渠道達人帶貨售價沒有優勢,沒有明顯轉化,但是流量外溢明顯帶動了9、10月傳統電商渠道的動銷。
《大明王朝1566》一書的暢銷、常銷,帶動劉和平系列其他產品的動銷,花城社乘勢推出劉和平的《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李衛當官》, 2022年1月,花城社又推出《劉和平作品集(精裝典藏本)》,品牌書系初呈規模,并開發了配套的鈐印筆記本、書簽、藏書票、環保袋等贈品周邊,對于圖書銷售和抖音渠道的控價都有助力。
由于《大明王朝1566》的高品質口碑和穩定銷售態勢,以及新媒體渠道的不斷營銷推廣,出版社每年都會持續加印以滿足市場需求,加印17次,銷量近20萬冊,成為強勢品牌。在我國的閱讀環境下,閱讀某種書需要契機,希望經典高分的影視劇帶來的社會話題,能夠吸引受眾從電視機、電腦前走向圖書,從刷抖音短視頻走向閱讀,從而深入理解歷史權謀天花板的魅力,汲取文字閱讀的營養。
(本文作者楊淳子 工作單位為花城出版社)